周四上午,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公布了6月中旬国内重点钢铁企业钢铁产量和钢材库存数据,周初钢材价格大跌的谜底似乎可以找到一些答案了。
据中钢协数据显示,2022年6月中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累计生产粗钢2257.89万吨、生铁2029.25万吨、钢材2204.61万吨。其中,粗钢日产225.79万吨,环比下降1.34%;生铁日产202.92万吨,环比下降1.12%;钢材日产220.46万吨,环比增长1.50%。虽然粗钢和生铁产量连续两旬小幅减少,但重点钢厂的停减产力度非常小。
截至6月20日,重点钢企钢材库存量2052.32万吨,比上一旬增加197.58万吨,增幅10.65%。比上月同旬增加54.58万吨,增幅2.73%;比上月底增加258.08万吨,增幅为14.38%;比年初增加922.64万吨,增幅为81.67%;比去年同期增加482.62万吨,增幅为30.75%。比去年的最高点(3月上旬1788.39万吨)增加263.93万吨,增幅14.76%。
重点钢厂库存数据连续两个月来不断累积,而且越滚越大,为什么还不停产检修呢?答案是这些重点钢铁企业大部分为央企或者国企,承担着稳定经济大盘的重任,6月底之前肯定不会减产的。
上述数字也反映了6月中旬的钢材市场需求低迷的现实,南方暴雨加上北方高温,钢材需求淡季特征愈发明显,而部分钢厂和钢贸商受困于资金面的压力,周初不得不低价抛货,导致钢材价格大幅下跌。
周四,钢铁原材料价格的反弹再次带动了钢材价格止跌企稳。领头羊依然是铁矿石,下午从700元重要关口附近开始绝地反击、大幅反弹,从下跌4%到收盘上涨2.48%,报收749.5元。由此也带动了螺纹钢和热卷的价格小幅上涨,价格分别报收4235元和4285元。
这两天钢材现货市场也发生了一些微妙变化,当大部分钢贸商低位杀跌出货之际,建筑工地和制造业工厂纷纷低位“扫货”,毕竟前期4500元/吨的钢材跌倒4000元/吨附近了,钢材市场成交额大幅放大。当然,钢贸商也在担心,下游企业大量进货后会不会再次迎来钢材市场销售低迷的情况呢?
近两天来钢材价格的小幅反弹与市场预期钢厂检修会增多、钢材供给会减少有关。真的会是这样吗?首先我们要清楚的是,今年钢厂减产属于被动行为,高库存、低需求的现实加之生产亏损,钢厂减产是不得已而为之。而钢材供应也不会带来明显的减少,钢厂和钢贸商积压的库存都够市场消化好一阵子了。
可以说,现在看多钢材价格上涨还远没有到时候。起码钢铁原材料支撑的逻辑在钢厂即将大面积停产和减产的背景下将不复存在。而且钢材需求低迷的现实一直是市场挥之不去的阴影,钢材价格重新回到一季度高点的概率极低。
有人问,上午你们说今年下半年国内铁矿石期货价格会跌到600元附近,是不是有点过度看空了。我们认为下半年铁矿石价格下跌到600元的概率在不断增大,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全球钢铁产量的减少,作为大头的中国钢铁产量下半年明显下降是可以预计到的,而除印度以外其他经济体的钢铁产量从5月份已经逐步在减少了。
据6月22日世界钢铁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5月,中国粗钢产量为9660万吨,同比下降3.5%。印度粗钢产量1060万吨,增长17.3%。日本粗钢产量810万吨,下降4.2%。美国粗钢产量720万吨,下降2.6%。据估计,俄罗斯粗钢产量为640万吨,下降1.4%。韩国粗钢产量580万吨,下降1.4%。德国粗钢产量320万吨,下降11.5%。土耳其粗钢产量320万吨,下降1.4%。巴西粗钢产量为300万吨,下降4.9%。伊朗粗钢产量230万吨,下降17.6%。
随着全球钢铁产量的减少,铁矿石需求将出现自2016年以来的首次下降拐点,而支撑国内钢材价格上涨的成本逻辑也将逐步消失,下半年国内钢材价格低位运行态势将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