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6月下旬,钢市跌势放缓,稍稍有了喘息机会,经过这一轮下跌洗礼,多个钢种均价再创6月以来新低,也创下年内新低,基本回到2021年初的价格水平。
在一路下跌过程中,钢坯率先跌破4000元大关,河北某地方坯一度最低3830元,某钢厂螺纹钢出厂价最低也到3980元/吨,不过近几天虽然又回到4000元以上,但仍然处于低迷的状态下低价徘徊。在成交方面,不论终端还是钢贸都比较谨慎,投机需求也不多,多数市场出货较差,即便建筑钢材出货量较高的反弹之日也只有18万吨水平,市场心态偏弱,库存高企,钢厂、钢贸商都大面积亏损,对行情仍较为担忧。
目前市场的交易逻辑多集中的钢厂减产。
如果7月份需求仍然低迷,钢厂减产动力会加大,但利润会边际回升,使得原料趋强,因此,减产还需要国家出台减压政策配合,减产落实下去,达到供需新平衡。供给端压力仍大,矛盾缓解不如大家预期。淡季消费在转好但恢复缓慢,国外需求萎缩,如果下半年铁水产量往下走,对废钢压力也是很大的,矛盾积累还在继续。
有钢友说废钢降的多,电炉利润回升快,有可能增产。
实际上电炉钢厂废钢采购均价较上周下调 342 元至 2861 元(不含税),废钢供应商普遍恐慌性出货,少数主导钢厂则缓降吸货,钢厂废钢整体到货量有所增长。在黑色市场整体混乱下跌的局面下,本周南方不少独立电炉钢厂相继停产检修,福建、江浙地区尤为明显。据鑫椤资讯统计,本周全国 135 家钢厂电炉钢产能利用率为 45.31%,较上周下降 5.29,电炉钢产量为 25.42 万吨/日。电炉钢厂虽然表面利润有所回升,但实际很难采购到低价废钢资源,加之销售面的压力,短期限产检修的厂家会继续增多。
长流程,目前减产确实增加较多了,晋冀鲁豫陕等地减产增加,而且云南今天各钢厂董事长级别在仙福钢厂开会,主要就减产和控价达成共识,总体减产30-40%。截止29日,全国约28座高炉进入检修状态,最短复产期为23日,多数恢复生产在7月中旬左右,少数则检修至9-10月。至6月20日统计在6月底7月初预计检修高炉座数10座,比6月17日统计座数多出8座,10座高炉涉及铁水产能4.53万吨/日。减产力度在建材已经体现出来,螺纹钢产量连续两周环比明显下降,已经处于2016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不过,卷板产量还有一定提升,减产压力仍然很大。
对于库存,五大钢种同比已经增加110多万吨了,2200多万吨的五大钢种总库量以及接近1200万吨的螺纹库存量,足够消化一阵子的。比如全国建材库存日均销量20万吨,两个月才能消化1200万吨,如果保持15万吨左右,则接近消化3个月。而且厂库在订货压力下,也增加到了新高。
从目前看,国际原油掉头大跌,以及内在供需矛盾凸显,原料铁矿大跌负反馈延续,造成市场仍然极度脆弱,现货市场继续呈弱下行。在这一轮下跌中,也出现了近两年罕见的现货贴水盘面状况,给了盘面反弹较大压制,也说明弱现实下需求脆弱。此外,有色、原油等品种的下跌和高波状态,对钢材也产生了较大影响,即便螺纹钢周度产量明显下降的情况下,仍然不改下降态势。钢材价格再次逼近4000关口概率还是很大。